内蒙古的试验场上空,一架模拟靶机正以刁钻角度俯冲突防。突然,一道肉眼几乎无法捕捉的光束闪过,无人机瞬间失控坠落——整个过程不到10秒,没有爆炸声,没有硝烟,只有目标外壳上硬币大小的熔穿孔洞。这不是科幻电影,而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OW5-A50A激光防空系统的实弹拦截现场。
光速秒杀:从“铁穹”到“光刃”的跨越
传统防空导弹还在靠火药推进时,中国激光武器已迈入“能量战争”时代。OW5-A50A搭载50千瓦级光纤固态激光器,核心原理是将电能转化为高能光束,以每秒30万公里的光速直击目标。5公里内,它能在5秒内烧穿无人机外壳,精准破坏发动机或导航模块,像手术刀般瓦解目标,彻底告别“炮弹乱飞”的误伤风险。
这种能力让以色列“铁穹”系统也相形见绌。2022年沙特首次用中国出口版“寂静狩猎者”实战拦截胡塞武装无人机,创下全球激光武器首个战果纪录;如今OW5系列功率提升至50千瓦,拦截半径拓展到6公里,连迫击炮弹和低空直升机都难逃“光网”。
展开剩余70%成本碾压:一发激光=1美元,导弹厂商哭了
激光武器的真正颠覆性藏在账本里。美军“爱国者3”导弹单发成本超500万美元,毒刺导弹也要12万美元,而OW5发射一次仅消耗几元人民币电费——打掉一架500美元的无人机,相当于用金条砸苍蝇。
俄乌战场早已暴露传统防空的尴尬:乌军FPV自杀无人机造价不到1000美元,却逼得俄军动辄发射百万美元导弹拦截。中国激光系统凭借“零弹药消耗+无限续杯”特性,在内蒙古演习中创下120秒拦截32架无人机的纪录,单日理论拦截上限突破百架,硬生生把防空战打成“经济账”。
智能猎手:AI指挥激光雨,专治无人机蜂群
面对漫天飞舞的无人机群,OW5亮出了更犀利的“大脑”。它集成雷达、红外、光电三重复合探测系统,结合AI目标分级算法,能同时锁定10个不同高度、速度的目标。指挥舱大屏上,威胁目标自动标红排序,激光器在击落首个目标后2秒内立即转向下一架,形成密不透风的“光链打击网”。
这套系统甚至能玩战术配合。央视画面显示,它与BZK-005E侦察无人机协同作战:高空无人机定位敌装甲集群,地面激光炮瞬间烧穿观瞄设备,再配合巡飞弹补刀。从侦测到毁灭,全程无人化闭环,传统装甲部队的生存逻辑被彻底改写。
挑战犹存:中国方案正在突破极限
激光武器并非完美神话。浓雾暴雨会严重衰减光束威力,OW5在能见度1公里以下时射程直接腰斩;持续作战需要极强制冷,目前靠液冷系统勉强维持3分钟照射+8秒冷却的节奏。
但中国工程师的解法充满想象力:新一代OW5-A50A采用八轴重型底盘搭载300千瓦超级电容,保障48小时独立作战;微通道液冷技术耐受-40℃至55℃极端环境;甚至预留电子战模块,软杀伤干扰与硬摧毁双模切换。
沙特已计划用中国激光替代90%的导弹防空网,把防御成本压到原先1/10——中东土豪的钞能力投票,比任何广告都有说服力。
从“寂静狩猎者”首开实战纪录,到OW5系列构建起10kW-50kW的激光防空梯队,中国正用“光速革命”重新定义战场规则。当美国“雅典娜”激光炮还在实验室挣扎1.5公里射程时,中国光刃已悄然织就覆盖陆空的死亡之网。未来战争的天平,正在能量武器的成本公式中倾斜。
发布于:浙江省华林优配-全国最好股票配资平台-股票配资服务中心-我要配资网平台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